足球是世界第一运动,上海人喜爱踢足球,也喜爱看足球。中央电视台早在1978年就播映了阿根廷世界杯的部分竞赛录像,1982年对世界杯进行了全程转播。而上海电视台开端世界杯转播,是从1986年开端的。
1986年在墨西哥举办的世界杯,我国版权归于中央电视台,上海电视台经过和谐,取得两场央视没有转播的竞赛实况转播权。1986年6月18日,意大利队对法国队的八分之一决赛,上海电视台体育部的修改、记者、播音员,和技能、行政部分人员密切配合,清晨2点50分接通卫星信号,体育评论员对着画面进行说明。虽然比中央电视台晚,但这是上海电视台第一次经过世界通信卫星现场直播在国外进行的严重体育竞赛,含义相同严重。
5天后的另一场转播,由阿根廷队对英格兰队。那或许是世界杯历史上最巨大的竞赛之一,阿根廷球王马拉多纳先是凭仗“天主之手”攻入一球,然后又运动熟练的技能和超人的勇气,连过6名英格兰队球员,将球攻入对方球门。如此精彩的竞赛让上海球迷看得如痴如醉,许多人经过那届赛事爱上了足球。
上海第一条体育新闻是1958年拍照的,真实建立上海电视台体育组是在1982年。当年4月18日推出专栏节目:《体育大看台》。依据原上海电视台体育部担任人沈永毅的回想,取名为“体育大看台”,由于体育竞赛都是坐在看台上看的,而节目把视界放得更大,所以叫“大”看台。八十年代,《体育大看台》和其时的《大世界》、《大舞台》一同并称为上海电视台的三大节目,成为一代上海人难以消灭的回忆。
从此以后,上海的电视体育敞开了“卫星年代”,从世界杯到奥运会,从全运会到亚运会,从国内到亚洲乃至全世界……多年以来,上海的电视荧屏上转播了许多场精彩赛事,简直包括一切运动项目。从1994年我国足球职业化变革以来,上海的电视安排全程参加,简直转播了一切竞赛,每当周末守在电视机前观看足球转播,成为上海人的一种生活方法。但是曾几何时,转播一场国内赛事都不那么简单的事。为了让上海球迷看到一场申花队的客场竞赛,上海电视人从前奔走风尘三千公里,在异地将赛事信号传回,工作发生在1996年。
那一年的5月19日,甲A联赛第六轮迎来上海申花客场对阵延边现代队。上海申花是卫冕冠军,竞赛天然有目共睹。但是其时延边尚不具有电视直播的条件,曩昔两年申花客场对延边的竞赛都未能现场直播,而是由采访记者将竞赛录像带回再播出的。1995年上海申花队取得甲A联赛的冠军,徐根宝、范志毅等成为上海的城市英豪,申花队的名誉更是抵达顶峰。莫非还要让上海球迷看录像吗?其时担任客场转播的东方电视台体育部决计改动这样的情况。
其时东方电视台体育部担任人白李和祝树明开端策划怎么直播这场赛事。正所谓“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那一年为庆祝第28届世界电信日,上海邮电机动通信局也在寻觅相应的项目作宣扬,两家安排一拍即合,策划了一个斗胆的方案:电信局供给人员和技能确保,东方电视台担任节目信号制造。
1996年5月9日,由开道车、移动卫星车、补给车和东方电视台新闻采访车组成的转播车队声势赫赫地从上海电信大楼出发了。晓行夜宿,沿途经过江苏、安徽、山东、河北、天津、辽宁、吉林等八个省市,沿途停靠南京、泰安、天津、锦州、四平,终究抵达延吉。全程2939公里,于5月15日抵达。为确保准时抵达,卫星转播车队避开车流迟早顶峰,常常需求早上赶路,吃饭睡觉都不能准时规则,均匀每天行车十几个小时。当年的路况和今日比较,是艰苦的。但小组成员齐心协力,比预订方案早一点抵达。
经过严重的装置调试,赛场外的一座小山上架起了暂时卫星站,5月17日东方电视台特派记者吴霄峰成功经过卫星传输发回报导,测验成功了。次日,申花队抵达延吉,随即进行练习,东方电视台记者拍照了相关画面和采访,上海的电视新闻里看到了足球健儿的身影。
那天的竞赛是在下午进行的,上海申花队不负众望,以3比0的比分取得胜利。当天申城洋溢着欢喜的气氛,公民广场和南京西路广电大厦的大屏幕播映的竞赛直播,招引了许多过路的球迷,面临记者正常采访的镜头,他们表示感谢电信部分和东方电视台能想观众所想,改动以往看不到延边客场直播的情况。更多球迷守在家里电视机前,为申花队呐喊助威。虽然是翻山越岭又是在边远地区施行传输,5月19日当天的竞赛转播取得圆满成功,世界卫星通讯安排对这次转播的视频和音频信号都给予了最高点评的四分。
1996年上海申花对延边现代的这场竞赛,或许仅仅是一场一般到不能再一般的甲A赛事,但许多上海球迷还记住那场球,记住那场竞赛明晰的画面,记住上海的主持人王燕宁和吉林的主持人一同坐在场边为球迷带来的说明。这次卫星直播创始了我国运动移动卫星通讯设备长距离异地转播体育竞赛的先河,完成了历史性打破,不只使广阔球迷欣赏到高水平竞赛,也为尔后体育赛事异地直播积累了名贵经历。
现在,我国的电视转播技能已快速的提高,任何一场国内进行的赛事都可以即时传送给观众。乃至电视都已不再是仅有的收看方法,许多观众经过移动客户端也能看到精彩赛事,他们仅有需求忧虑的,是自己的流量是否够用。但现在的良好条件并非一蹴即至,而是几代电信人和电视人一点一点探索和斗争的成果。
*以上文字内容转载自自己编撰的《敢为人先:上海体育》一书,感谢沈永毅、吴霄峰和“印象上海”大众号供给图片和视频。